北航学子勇闯野外生存:淬炼国防素养,铸就空天担当
发布时间:2025-07-14 浏览次数: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,提升高校国防教育质量,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、爱国意识,2025年7月4日至7日,11名北航猎鹰突击队队员和4名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,与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的24名学子一道,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指导下,共赴吉林省某地开展为期48小时的野外生存训练。

图一:同学们上山前合影

在空军教员的指导下,北航学子们沉浸式体验了野外求生各科目训练,在负重行军中切身领悟空军将士"忠诚、无畏、精飞"的精神内核;在咬牙坚持中,锻造新时代青年与军人同频的精神品格,让参加野外生存的北航学子对"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"的强军信念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。

7月4日

初抵部队 砺纪塑形:用军人标准锤炼作风

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校园里,空军学员们整齐划一的行进队列、一丝不苟的内务整理,井然有序的用餐秩序,积极争先的训练热情,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到了军营气息与氛围。

在这里,钢铁的纪律与高昂的斗志感染并改变着每一位北航学子。同学们也拿出了最饱满的精神与最认真的态度,全身心融入其中,用军人的标准锤炼作风,用战斗的热情为即将到来的生存挑战做好准备。

图二:北航学子在部队等待就餐

“铁一般的信仰、铁一般的信念、

铁一般的纪律、铁一般的担当。”


7月5日、6日 

野外训练 淬火成钢:48 小时的生存挑战

本次的48小时野外生存训练内容涵盖了悬崖索降、被俘审讯、生火野炊、搭建帐篷等十五大科目,行军总路程达30km,是对飞行员跳伞后在复杂环境中求生求救的实战场景的模拟,不仅体现了实战实用的训练思想,更展现了飞行学员们“活下来,去战斗”的高超的战斗智慧。

图三:行军途中

在悬崖索降中,北航学子双腿紧扣岩壁,在战友的协作下完成惊险降落,用行动诠释“把后背交给战友”的信任;被俘审讯环节,同学们被分组关进不足一米高的铁笼中,在极度的黑暗、拥挤与闷热中冷静配合,运用反劫持技巧成功逃脱,展现出了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。

图四:被绳子捆绑

图五:悬崖索降

在获取食物与净化水源等科目中,同学们分组协作,辨识并寻找可食用的野菜与动物,就地取材制作弓箭、设置陷阱,用过滤法将泥水转化为饮用水,学习了实用的生存技能。夜幕降临时,学子们利用降落伞在林间搭起“人”字形帐篷或吊床形帐篷,伴着虫鸣和雨声,挺过半夜的降温与蚊虫的叮咬,在山上度过了两个难忘的夜晚。

图六:过滤法净水

图七:吊床型帐篷

图八:“人”字型帐篷

在进行科目 “物品实操” 中,同学们亲手操作信号弹与光烟信号管,当信号弹划破天际时,大家深刻意识到: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关乎绝境中的生机,这正是飞行员必备的求生本领。而在丛林隐蔽对抗中,屏息潜伏、眼神示意的瞬间,复刻的正是真实战场的生存法则。

图九:信号弹物品实操

7月7日 

四校交流 铸魂砺志:从军营精神到空天担当

训练结束后,三校师生与空军官兵举行总结会餐。期间,三校师生和部队官兵围绕国防人才培养展开了深入探讨,高校创新思维与军队严谨作风碰撞出不一样火花。空军航空大学特别准备的会餐蛋糕上,“祝三校师生顺利完成生存体验” 的字样,成为此次跨校合作的温情注脚。

图十:会餐蛋糕

放眼未来 强国之基:

以体魄与精神筑牢国防根基

从初入军营时被铁一般的纪律作风所震撼,到野外生存训练中经历身心淬炼的蜕变,再到四校交流时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交流,我校学子不仅系统掌握了野外生存、应急避险等实战技能,更深刻领悟到空军官兵"能打仗、打胜仗"的战斗精神和"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"的血性胆魄。这种将个人成长融入强军实践的宝贵经历,为我校深化国防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。在此,衷心感谢空军航空大学的精心组织和倾力指导,致敬每一位在平凡战位守护祖国蓝天的忠诚卫士。

为期两天的野外高强度训练让同学们疲惫不堪、筋疲力尽,但在真实战场上,即使背负更重的背囊,仍要时刻保持战斗警觉。这让同学们真切认识到:唯有练就过硬身体素质,才能扛起国防重任;唯有锻造钢筋铁骨,方能践行报国誓言。部队官兵走在国防的前线,北航人亦走在空天的前沿,北航人必将以此次淬炼为契机,在"空天报国"的征程中,始终牢记"为国而生,与国同行"的初心使命,既要勤学苦练增长才干,更要强健体魄锤炼意志,让青春之躯成为服务国防的坚实基石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北航青年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。

责任编辑:学生工作部
北航学子勇闯野外生存:淬炼国防素养,铸就空天担当
发布时间:2025-07-14 浏览次数: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,提升高校国防教育质量,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、爱国意识,2025年7月4日至7日,11名北航猎鹰突击队队员和4名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,与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的24名学子一道,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指导下,共赴吉林省某地开展为期48小时的野外生存训练。

图一:同学们上山前合影

在空军教员的指导下,北航学子们沉浸式体验了野外求生各科目训练,在负重行军中切身领悟空军将士"忠诚、无畏、精飞"的精神内核;在咬牙坚持中,锻造新时代青年与军人同频的精神品格,让参加野外生存的北航学子对"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"的强军信念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。

7月4日

初抵部队 砺纪塑形:用军人标准锤炼作风

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校园里,空军学员们整齐划一的行进队列、一丝不苟的内务整理,井然有序的用餐秩序,积极争先的训练热情,让同学们沉浸式感受到了军营气息与氛围。

在这里,钢铁的纪律与高昂的斗志感染并改变着每一位北航学子。同学们也拿出了最饱满的精神与最认真的态度,全身心融入其中,用军人的标准锤炼作风,用战斗的热情为即将到来的生存挑战做好准备。

图二:北航学子在部队等待就餐

“铁一般的信仰、铁一般的信念、

铁一般的纪律、铁一般的担当。”


7月5日、6日 

野外训练 淬火成钢:48 小时的生存挑战

本次的48小时野外生存训练内容涵盖了悬崖索降、被俘审讯、生火野炊、搭建帐篷等十五大科目,行军总路程达30km,是对飞行员跳伞后在复杂环境中求生求救的实战场景的模拟,不仅体现了实战实用的训练思想,更展现了飞行学员们“活下来,去战斗”的高超的战斗智慧。

图三:行军途中

在悬崖索降中,北航学子双腿紧扣岩壁,在战友的协作下完成惊险降落,用行动诠释“把后背交给战友”的信任;被俘审讯环节,同学们被分组关进不足一米高的铁笼中,在极度的黑暗、拥挤与闷热中冷静配合,运用反劫持技巧成功逃脱,展现出了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。

图四:被绳子捆绑

图五:悬崖索降

在获取食物与净化水源等科目中,同学们分组协作,辨识并寻找可食用的野菜与动物,就地取材制作弓箭、设置陷阱,用过滤法将泥水转化为饮用水,学习了实用的生存技能。夜幕降临时,学子们利用降落伞在林间搭起“人”字形帐篷或吊床形帐篷,伴着虫鸣和雨声,挺过半夜的降温与蚊虫的叮咬,在山上度过了两个难忘的夜晚。

图六:过滤法净水

图七:吊床型帐篷

图八:“人”字型帐篷

在进行科目 “物品实操” 中,同学们亲手操作信号弹与光烟信号管,当信号弹划破天际时,大家深刻意识到: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关乎绝境中的生机,这正是飞行员必备的求生本领。而在丛林隐蔽对抗中,屏息潜伏、眼神示意的瞬间,复刻的正是真实战场的生存法则。

图九:信号弹物品实操

7月7日 

四校交流 铸魂砺志:从军营精神到空天担当

训练结束后,三校师生与空军官兵举行总结会餐。期间,三校师生和部队官兵围绕国防人才培养展开了深入探讨,高校创新思维与军队严谨作风碰撞出不一样火花。空军航空大学特别准备的会餐蛋糕上,“祝三校师生顺利完成生存体验” 的字样,成为此次跨校合作的温情注脚。

图十:会餐蛋糕

放眼未来 强国之基:

以体魄与精神筑牢国防根基

从初入军营时被铁一般的纪律作风所震撼,到野外生存训练中经历身心淬炼的蜕变,再到四校交流时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交流,我校学子不仅系统掌握了野外生存、应急避险等实战技能,更深刻领悟到空军官兵"能打仗、打胜仗"的战斗精神和"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"的血性胆魄。这种将个人成长融入强军实践的宝贵经历,为我校深化国防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。在此,衷心感谢空军航空大学的精心组织和倾力指导,致敬每一位在平凡战位守护祖国蓝天的忠诚卫士。

为期两天的野外高强度训练让同学们疲惫不堪、筋疲力尽,但在真实战场上,即使背负更重的背囊,仍要时刻保持战斗警觉。这让同学们真切认识到:唯有练就过硬身体素质,才能扛起国防重任;唯有锻造钢筋铁骨,方能践行报国誓言。部队官兵走在国防的前线,北航人亦走在空天的前沿,北航人必将以此次淬炼为契机,在"空天报国"的征程中,始终牢记"为国而生,与国同行"的初心使命,既要勤学苦练增长才干,更要强健体魄锤炼意志,让青春之躯成为服务国防的坚实基石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北航青年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。